CN
|
Worldwide
Corporate news
Home About Us Press Center
goBack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构建安全可信数据空间,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9-01

近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承办,信息化观察网、天津市大数据协会、京津产业新城高村数智创新园、国润互联信息技术研究院协办的“2025可信数据空间推进大会”在京成功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受邀出席本次大会,并以《构建安全可信数据空间,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报告。他围绕数字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系统阐述了构建安全可信数据空间的重要意义及实施路径。

沈昌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
演讲主题:构建安全可信数据空间,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沈昌祥院士指出,当前我们正处在数字经济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新型产业体系。在此背景下,国家数据局发布了《可信数据空间行动计划(2024—2028年)》,从国家层面对可信数据空间这一新型数据基础设施作出系统性布局。他回顾了人类经济形态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的演进过程,指出数据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必须改变数据随意丢弃的现状,推进数智产业化,真正发挥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基础原料的作用。

他强调,大数据是“钻石矿”,存在非结构化、不完整、逻辑不全等问题,必须经过清洗、处理和应用,才能发挥其价值。而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可信数据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缺乏可信保障,人工智能不仅可能颗粒无收,甚至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人工智能三大要素——算力、算法和数据,都离不开可信环境的支撑。必须通过提高算力效率、优化算法、清理数据、建立自主安全可信保障体系,建设全过程的可信可控,来筑牢人工智能发展的根基。

构建安全可信的数字生态,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基本前提。沈昌祥引用《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指出国家明确要求推广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与服务,落实等级保护制度,优先采购自主可控的网络产品来发展数字经济。他表示,我国在发展自主可信计算方面已具备四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实现了从标准制定到产业化的全面布局,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为建设安全可信数据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如何实现“可信”这一关键问题上,沈昌祥指出,安全的核心不是被动防御,而是应构建具有“免疫系统”的主动防护体系。通过计算部件+防护部件二重体系结构,实现攻击者进不去、非授权者重要信息拿不到、窃取保密信息看不懂、系统和信息改不了、系统工作瘫不成、攻击行为赖不掉的六大防护效果,打造安全可信的数字空间的生态。

演讲最后,沈昌祥院士呼吁业界积极总结推广相关经验,强化数据流转中的安全技术保障和治理机制,真正实现数据要素可信、可用、可流通,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坚实底座。


(以上内容根据2025可信数据空间推进大会嘉宾发言整理而成,未经嘉宾本人审阅。)

Subscribe Now
Sign Up To Be The First To Get Our Latest News
This website will use cookies and similar technologies to enhance the user experience and to maintain as smooth a service as possible for each visitor.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our Cookies Policy
By clicking on the 'X' button,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 this time